服务电话:020-86318641
立足广东·福建:服务全国企事业个人客户

引导专利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正逢其时

发布日期:2013/3/1

  衡量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发明专利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2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显示,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各地的申请和授权量均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值得关注的是,从此次发明专利授权情况中看到我国专利质量的显著提升,其直观表现在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发明专利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

  

  2012年,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所占比重提升至54.7%,授权量超过100件的企业达到49家,同比增长了16.7%。此外,近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研发投入也愈发同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拥有量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度。当前,我国专利事业蓬勃发展,已进入推动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引导专利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正逢其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

  

  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之初,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48.3%,不足五成。而2012年,这一比重提升至54.7%,较2011年增长了2.8个百分点,增幅是2008年以来最大的。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企业发明专利布局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新技术、新产品最敏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创新质量逐步提升,是我国专利事业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基础。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所占比重的不断提升,正是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的一个例证。”

  

  这一例证从对比不同年份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情况的相关数据中可见一斑。2011年时,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集中对外发布了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当时,排名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的企业中,只有华为公司和中兴通讯两家企业的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千件大关;而2012年,又有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1099件)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4件)加入其中,4家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破千”也创造了历年来的新高。同时,进入2010年“前十”榜单的“基准线”定格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240件上;而2012年,这一标准提高到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293件。

  

  实际上,奇瑞汽车“入榜”的意义还不止于给新“基准线”定量。在此次发布的去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10名的国内企业中,首次有比亚迪(510件)和奇瑞汽车两家自主品牌国产汽车企业入围,给连续几年由通信企业“主导”的“前十”榜单带来新意。“汽车产业是大量技术创新集成的代表产业,因此汽车产业内涌现出发明专利优势企业的意义非同凡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冯晓青认为,近年来,经历了磷酸铁锂电池专利诉讼纠纷等事件洗礼的中国汽车产业,愈发认清了提升专利质量的重要性,着力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拥有量。比亚迪和奇瑞汽车的“入榜”,实际上是中国车企整体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集大成。

  

  可以说,我国专利制度在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热情、促进经济依靠创新驱动方面不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

  发明专利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作为一项与创新能力最为相关的衡量指标,近年来,我国专利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拥有量愈发同国内生产总值(GDP)、研发投入等呈现出较高的相关度。

  

  从2010年至今,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连续3年在省(市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上包揽三甲。与之相对应的是,这3年期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GDP均位居全国前两位,而北京的年人均GDP则高达1.2万美元以上。此外,连续3年,省(市区)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六的省份均囊括了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5%或更多,其GDP总量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也在40%左右。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就此向本报记者表示,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拥有更多发明专利的地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

  

  而在产业层面,近年来我国坚持不懈地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充分发挥专利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如在2012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中新入榜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303件),近年来在构建全流程精细化的专利申请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还建立和完善了高价值评估体系,引导企业后续专利质量的提升,促进专利工作自身的良性循环。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累计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500件,专利授权量达1600多件。

  

  与之相对应,近年来,中国移动拥有大量发明专利的TD-SCDMA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客户数量超过5000万,围绕TD-LTE技术布局的发明专利也大显身手,正式商用的TD-LTE网络已达14个,使得中国移动依靠专利登上了引领通信产业4G时代走向的高峰。

  

  对比此次发布的去年国内和国外有效发明专利排名前五位的技术领域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国内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中,我国的专利布局仍有待加强。据统计,2012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分类中,国外在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等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中仍保持优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毛金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专利工作正在从重数量向重质量、求效益转变,使得专利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趋显现。而另一方面,我国目前虽已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还需向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努力,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提升关键技术领域的专利质量,从体现基础性、原创性的发明专利中求效益,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崔静思)


Copyright © 2002-2025 | | 国山知识产权 | 闽ICP备14014174号